空靈明凈繩武圍苗理潔仿佛穿越了時空,一股懷幽思古之情悄然涌上心頭。我終于見到建于清代光緒年間的繩武圍——那間占地15717平方米的大屋。在龍門縣龍城鎮(zhèn)的新樓下村,它儼然一座堅固的城堡。這土 ...
童年的沙棗樹甘肅武威市涼州區(qū)青年巷小學(xué)/楊秉旭眼下正是沙棗花開的時節(jié),腦海里不由得想起童年時校園里的那幾棵沙棗樹。校園面積不大,沒什么風(fēng)景,真正點綴其間的也只有那些沙棗樹,每逢沙棗花開的 ...
鄉(xiāng)間贛南醫(yī)學(xué)院/肖新泉稻香芳香泥土育出的是人間金黃,育來的是秋日豐收,育成的是鄉(xiāng)間歡笑。我為這芳香泥土歌唱,歌唱她的肥沃、深厚與寬廣,歌唱她的接納、包容與善施。稻穗一粒,稻香四飄,飄過山 ...
美麗神奇的納木錯鄭相豪我在西藏工作多年,曾先后兩次到海拔5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那根拉山口,從高處遠(yuǎn)遠(yuǎn)看到納木錯湖,像一塊巨大的通靈寶鏡靜靜地臥在藍(lán)天白云之下,心中充滿了神奇和向往。車子 ...
湖的三個片段黃山學(xué)院/晚烏我捏著筆,一點點寫這一池水。屏住呼吸,怕一些片段不經(jīng)意間就要逃走。這一池水,潮濕了多少人的筆尖。所有的文字密密匝匝,但恬美、安靜,如湖邊的那片松,又似柳上的風(fēng)。 ...
永不褪色的泉州藍(lán)潘艷紅墜人時光的海洋,思緒隨著潮漲潮落穿越。我想要一件飛天的裙子,追尋大海的歌聲,翔游在海絲路上,飄落在天空之下那藍(lán)色的地方——藍(lán)藍(lán)泉州灣。泉州背山臨海,海岸曲折、海灣相 ...
走寧陜楊常軍城隍廟悟道到寧陜?nèi)?,少不了要去城隍廟拜謁。那是一個傳奇而寫滿故事的地方,道佛合一的城隍廟,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(1785年),背北面南,面積不過千平方米,建筑形制和古邑衙建筑相近 ...
從前的那些老房子戢蘭芬赤夏,陽光在林立的高樓間,一路暢行無阻,烤熱的水泥墻,撒潑置氣地釋放陣陣熱浪,裹挾著屋內(nèi)咸魚一樣黏膩腥臭的人。這個時候,真想念從前的那些老房子:青的磚,木的墻,軒窗 ...
老家祖屋沈向農(nóng)老家傳過話來,說我家祖屋因風(fēng)雨侵蝕,年久失修,如今已墻歪梁腐,檐朽瓦落,破敗不堪,非修必塌我心海起波瀾,倏然泛起一抹濃濃的鄉(xiāng)愁,下意識地對著天邊朝那老家祖屋的方向深情回望。 ...
清清碧流河李秀文暑假里,一個星期天下午,艷陽高照,藍(lán)藍(lán)的天空沒有一絲白云。在蓋州東部山區(qū)的一個村頭,我向一位十來歲的女孩打聽:“這里什么地方好看?”女孩歪著頭,看了看我,淺淺一笑:“看看 ...
運河水上金霖清脆的鳥聲把我喚醒,打開艙蓋,見東方已亮出一抹魚鱗我登上小舢板,搖動小櫓,向遠(yuǎn)處的魚柵悠悠滑去。水面上縷縷霧氣在輕柔地舒展,我的舢板輕輕,不牽動一絲波紋。魚柵中間約40米寬的 ...
滇西旅行書12月11日(星期五)晴大理——巍山——騰沖昨天中午在昆明機場接上老趙和“臨嫂”,在讀書鋪服務(wù)區(qū)第一次開會,我不得不改變原定的行程計劃。35公歲的老趙按照約定,從曲靖的馬龍縣趕來 ...
德國街角的微笑輝姑娘2013年6月,多瑙河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。彼時我與朋友正打算從布達(dá)佩斯出發(fā)去薩爾茨堡,然后就聽說洪水來了。從電視上看,薩爾茨堡的街道上已經(jīng)可以劃船。過了幾天,等到水退 ...
濕漉漉的磨道荊愛民一進臘月門,我們小伙伴都盼著過年,但是卻有一項災(zāi)難般的勞動在等著我們——進磨房磨面。20世紀(jì)六七十年代,農(nóng)村全部是靠自己動腿推動石磨磨面才得以活下來的,當(dāng)然也有用毛驢磨 ...
母親的銅腳爐褚福海陰冷的臘月里,我常常想起母親的那只銅腳爐。早些年,我家確有只銅腳爐,提襻拎放自如,蓋子上有密密麻麻排列有序的小孔。別看那腳爐已開始氧化了,表面銹跡斑斑,極具滄桑感,卻是 ...